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三国演义语言现象精选33句

  • 2023-04-10 21:22
  • 编辑

三国演义语言现象

1、半文半白的文体是《三国演义》的一大语言特色。由于这部小说是由讲史演化而来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文言的某些风格特色是必不可免的。

2、“有”的否定是“没有”,不能说“不有”。

3、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4、煮酒论英雄

5、三国时候不存在普通话

6、举例分析:

7、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能写成“《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木’‘水’‘火’‘土’”不能写成“‘金’、‘木’、‘水’、‘火’、‘土’”。但是如果被括号批注,则应加引号,如“《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是正确的,其中的顿号不能省略。

8、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9、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10、刘备与董承共议奉诏讨曹后,为防曹操谋害,下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忽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袁绍、孙策等人,都被否定。

11、《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12、孔明听说周瑜病了而且不轻就叫鲁肃带他一同去看,当孔明给周瑜把脉后,周瑜问孔明是否能治好,孔明轻摇羽毛扇说:一定能治好,叫人拿来砚墨和毛笔在纸上写完后交给周瑜,周瑜在病床看处方,一看便翻身起床,鲁肅急忙上前,只见纸上写着:欲破曹公,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周瑜急忙问孔明,现在隆冬腊月都刮西北风,怎会有东风?孔明安慰他说给他借来三日东风,周瑜哈哈哈大笑,借我一天就够了,何用三天!

13、桃园三结义

14、语言现象的本质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人类活动的特殊现象。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的发展,语言也必然有一定的发展,在这发展过程出现的新语言文化的现象。

15、张飞说他卖猪肉颇有积蓄,可招兵。刘备非常高兴。两人就去喝酒,刚好关羽也正要去应募,也进来喝酒。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图大事。

16、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刘备见了榜文长叹一声,刚好张飞听见,说“大丈夫不去为国出力,在这里长叹什么。”刘备说力不从心,所以长叹。

17、多音字,就是一种语言现象,背,bèi是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避开,离开,违反,偏僻等意思时念bèi。bēi,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18、四川只有益州部分人用,就算刘备集团也是后来才去的西川,肯定不是四川话

19、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20、但是作者并不是简单单纯的翻抄史献,而是吸收了文言的精华,使《三国演义》适当的通俗化,形成了一种半文半白的文体,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21、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失惊落筯。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22、“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写到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刘备,然后巧然的机会刘备认识了张飞和关羽,三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23、吕奉先投奔董卓

24、当然这仅限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有“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这种用法。“有没有”也不能说成“有否”。

25、《三国演义》语言的基本风格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具休特点则表现为“简活精练、生动传神、晓畅自然、灵话多变、气势充沛“。

26、如“好不高兴”和“好高兴”都是“高兴”的意思,但是“好不容易”和“好容易”都是表否定。

27、周瑜和诸葛亮的语言幽默可笑之处在很多方面,比如商议如何破曹,各人心里都有底都说先不说,我俩各写在手底,当写完将手一伸,站在旁边的鲁肃一看到他俩开的手底都写同一个"火"字,三人都哄堂大笑!

28、好不=好,均表肯定

29、吕布原为丁原义子。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30、多个引号或书名号结构并列不能用顿号隔开

三国演义语言现象

31、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32、《三国演义》的精彩情节不计其数,主要的精彩情节有

33、当时没有全国普及的通用“普通话”基本上是一个地方说一个地方的方言。如果按照都城所在地来看的话,应该是西安或者洛阳方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经典文案唯美说说聚集地-艾开文案网

欣赏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知识,通过文字感悟生活,感受文学的魅力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高新区海树网络工作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0355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