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诗经中的杂言诗【优选99句】

  • 2023-04-25 22:27
  • 编辑

诗经中的杂言诗

1、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的是,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2、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体裁的发展过程来看,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有时非常明显,有时却也不好区分。

3、古体诗除需用韵之外,基本不受格律限制;而近体诗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4、汉乐府诗,从句式上看,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如汉乐府著名的《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王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知之.  (《鼓吹曲·汉饶歌》)

5、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如建安时曹操父子,王粲,陈琳等以描写社会乱离疾苦为内容的诗篇,正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它们多用乐府旧题,运用叙事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在形式上也见出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6、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7、古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两百句;而近体诗的句数相对较少,多在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8、其次,古体诗押韵时允许中途换韵,韵脚由平声换成另一平声,或者换成仄声均可,从第几句开始换韵也没有规定。

9、首先,由于古体诗所属的时期没有“官韵”(官方韵典)的概念,所以其经历的各个时期也没有指定用韵,也就不存在押什么韵部的事情,只是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发音习惯押韵,或者不押韵。

10、古体诗和近体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裁。

11、有《咏鹅》、《悯农》、《静夜思》、《草》、《春晓》、《古朗月行》。

12、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13、乐府是一种诗歌形式就是用四言句式,汉乐府就是汉代的四言诗

14、古体诗是树枝做的篱笆,有一种古朴自然的味道。

15、简言之,在古时没有按格律规则限制进行创作的诗就是古体诗。反之,按格律规则行诗的便是近体诗。复杂一点说,熟悉格律规则之后,两者之间的区分还是非常直观的。

16、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7、扩展资料:

18、格律不同

19、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东汉时摹仿者甚多,至建安已出现“五言腾踊”的局面,取代《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

20、近体诗每一句的平仄结构安排比较规律,其规律自成一套规则,违反规则的便不可称为“近体”。这套准则流传至今又分为好几种细则,比如韵脚规则、相粘规则、相对规则等等。

21、《古朗月行》: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扩展资料:1、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2、杂言诗也为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3、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22、再说近体诗。近体诗亦称律诗,包括律诗,排律,绝句三种类型。律诗具有三大格律:一:每句平仄相间,同联两句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平仄相粘。二: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三:一韵到底的平声韵。排律是律诗延长,格律要求与律诗相同。绝句是律诗的截半,除不要求对仗外,其他格律同律诗。

23、三、奠定五言诗的基础

24、二、平仄规则上的区分。

25、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

26、好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章法,但汉乐府以前诗歌的格式以四言为主。而汉乐府逐渐形成由四言向三言、四言、五言、六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现象。其中,以五言、杂言常见。在章法上长短随意,整散不拘。

27、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而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对仗工整,字数较少。

28、《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甚至有人说,它可以和《诗经》《楚辞》并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9、一:四言诗没有近体诗,《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诗为主,都是古体诗。汉、魏、晋、六朝诗人的四言诗都是古诗体,伟人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四言诗也是古诗体。四言诗运用赋、比、兴手法,重章叠文,反复吟颂。

30、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

诗经中的杂言诗

3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2、体裁特点

3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4、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35、《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时期的萧统,从东汉末年没有作者的古诗中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后来,《古诗十九首》从《文选》中剥离了出来,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36、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

37、《咏鹅》:鹅鹅鹅,曲项像天歌。白毛俘绿水,红掌拨清波。

38、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39、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40、二、语言通俗朴素,风格清新

41、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42、三、韵部使用规则上的区别。

4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4、二、近体诗

45、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

46、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7、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楚辞》是杂言诗的先驱,而《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代表,正是它的成熟,对之后盛行的五言、七言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48、近体诗是砖头砌的墙院,整齐,规范,结实分明。

49、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50、一、现实主义的发扬

51、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2、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声情毕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甚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这些手法,对后世诗歌的修辞手法亦有启发。

53、杂言诗也为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54、二.从题材分

55、至于两者之间孰优孰劣谁难谁易的问题则不存在。从形式上来说它们没有可比性;如从内容上来看,二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更是不同。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作者的天赋和后天知识结构及文化素养决定了诗的好坏。就像更古一些的《诗经》、《楚辞》、《乐府》一样,没有格律乃至声律方面的规定,但它们的高古韵味却是后来者难以追及的。

56、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歌行体的影响

57、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8、《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9、一、从形式上分

60、古体诗是少儿任意浑洒的涂鸦,简单的创意里是纷飞的想向,

诗经中的杂言诗

6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62、汉乐府诗的风格多样,有清新明朗,有深情婉转,也有慷慨悲歌,但都统率于质朴自然的风格下。所谓质朴自然,表现在诗歌语言上,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挚,独擅古今。后世诗人多受汉乐府的影响。

63、近体诗(格律诗)每句由五个字或者七个字构成,而古体诗则没有这个限制。一般情况下近体诗由四句或八句组成,超过八句的也是取“偶数句”,没有“奇数句”。

64、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65、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的歌行体的形成亦有影响。六朝诗人鲍照的五言和杂言乐府都是杰出的,唐代李白的乐府歌行更是空前,它们在艺术形式上所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用对话、独白形式叙事。

66、唐代杜甫虽不用乐府旧题而“因事立题”,诗的精神和体制实与汉乐府民歌一脉相承,直接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白居易,元稹效发杜甫做“因事立题”的社会诗,而且提出“诗歌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也正是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传统。

67、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8、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69、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70、一、字、句规则上的区分。

71、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2、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时间界限是唐朝时期。以(并包括)唐代的古风、新乐府之前的诗歌作品为古体,其后的律诗、绝句为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73、近体诗是汤园。有馅,圆润分明。

74、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很多古体诗也是存在形式上的对仗和粘连的,特别是在古体向“格律诗”过渡期间产生的多种“诗体”,已经注重“四声八病”(句律)概念的运用了。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和“山水诗”,如果单从句子的修辞结构方面考虑不从格律规则方面考校,很容易被人将其与“格律诗”(近体诗)等同。

75、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76、【一年级上册】画唐朝•王维静夜思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小池宋•杨万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7、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8、八言诗属于杂言诗,较少见。

79、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80、词,分为单调和双调。

81、汉乐府并不是多用四言句式,而是多采用五言和杂言两种,一般说来,西汉乐府多杂言,而东汉乐府多五言。汉乐府的句式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两汉乐府诗注意剪裁,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

82、古体诗和近体诗联系:

83、字数不同

84、古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多,基本上都在一百句到两百局;而近体诗的句数一般较少,多在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85、以上是通常意义上的区分。但遍观中国古代诗歌的各个时期,这些只能称作是形式上的区分。并且诗人也没有“近体诗人”和“古体诗人”上的区分。自古体诗从《乐府》中脱成之日起,历朝历代的诗人都有所涉及,直至今日也未曾断绝。只是今人大多以为“古诗即格律诗”的认知偏差造成了一种古体诗早已消失的错觉。

86、《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7、一般情况下,会从最简单的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88、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89、先说古体诗。人们习惯把唐以前的汉魏六朝诗歌称作古诗。古体分“五古”,“七古",还有三.五.七言杂用的“杂言诗"。古诗没有严整的格律,不讲平仄,句式自由,用韵可平可仄,也可平仄通押,既可一韵到底,也可间隔换韵。古诗是配乐的歌辞。

90、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言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五言虽只比《诗经》增加了一个字,但音节单双配合,节奏、韵律富于变化,又增加了表现的容量。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

诗经中的杂言诗

91、近体诗是成人精雕细琢的画作。细密的色调里是学识的积累。

92、古体诗是面条,简单,粗细随便。

93、句数不同

94、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95、六言诗是旧诗的一种体裁,全诗都是六个字一句。在《诗经》中已有萌芽。六言散句最早散见于《诗经》。其中有单句,亦有偶句。完整而规范的六言诗是在建安时期才出现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六言诗,是孔融的三首六言诗。也传六言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

96、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诗。“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97、打几个比方!

98、有六言诗。

99、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经典文案唯美说说聚集地-艾开文案网

欣赏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知识,通过文字感悟生活,感受文学的魅力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高新区海树网络工作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0355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