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优选126句

  • 2023-03-17 22:01
  • 编辑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圆魄:指中秋圆月。

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八月十五夜月

6、秋风秋兴八首·其二

7、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4、在下愚见应该是从由景入情来赏析,比如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老杜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9、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0、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2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6、《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2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9、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3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

31、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32、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33、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3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37、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38、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3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0、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4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2、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43、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4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5、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46、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述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意思: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归去吧!路上的霜露象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4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8、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49、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50、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51、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52、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5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55、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56、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57、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58、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首首经典,脍炙人

59、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6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

61、十五夜望月

6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3、作者:李峤

6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6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66、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67、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68、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杜甫:寄韩谏议

69、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70、江南逢李龟年

7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73、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74、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古柏行

75、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76、听猿哀鸣几声便愁思泪下,希望乘着木筏回到家乡,但这个愿望终究是落空了。

77、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78、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80、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81、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8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3、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84、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85、杜甫〔唐代〕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8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7、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88、安知:哪里知道。

8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90、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

91、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92、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93、夔州孤城夕阳西斜,常常借助天上的北斗星来遥望京华。

9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9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9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9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9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0、[2]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10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0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0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5、没能在尚书省中熏香卧病,只能听到山城粉墙隐没于暮色时的鸣笳。

106、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107、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10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09、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1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11、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11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15、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11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117、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9、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12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译文

121、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22、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123、月下独酌

124、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12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2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经典文案唯美说说聚集地-艾开文案网

欣赏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知识,通过文字感悟生活,感受文学的魅力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高新区海树网络工作室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03558号-18